查看原文
其他

当炒鞋成为一门经济,你还记得球鞋文化启蒙者《SIZE》吗

林苑 体育大生意 2021-10-02


体育大生意第2530期,欢迎关注领先的体育产业信息平台


文|林苑
体育大生意记者

 

当Sneaker文化从小众潮流变成大众时尚、当炒鞋成为一门动辄数十亿规模的大生意时,有多少人还记得他们对篮球时尚及球鞋文化的最初认知来自于一本叫《SIZE·尺码》的杂志?


2004年5月,第三次从NBA退役刚满一年的乔丹首次访华,引发全国球迷膜拜狂潮。大批球迷提前一天值守在活动主场之一的东单体育中心,等待“篮球之神”现身。直到主办方出于安全考虑宣布活动取消,众人仍久久不愿离去。


乔丹来华让球鞋文化进入大众的视野

彼时,全国篮球普及率提高、《灌篮高手》热播、篮球运动成为国民话题。在相对封闭的校园环境里,许多学生党通过电视和纸媒追篮球,渴望穿上最能彰显个性的球鞋。与之相对的,NBA等品牌热切盼望进入青少年市场,通过多种手段使品牌的影响力迅速扩大。由此,在《NBA时空》《SIZE·尺码》等杂志登广告便成为了品牌的一大关键抓手。





《NBA时空》孵化球鞋启蒙第一刊


1999年,NBA官方篮球杂志《HOOP》与《NBA时空》(China Hoop)达成版权合作,后者成为全国首个NBA官方授权中文出版物。创始团队只有70万人民币预算,通过自筹经费才保证了杂志以高品质的铜版纸印刷发行。最终5万册创刊号在5天之内被球迷们抢购一空,买家大多为15-19岁的学生。


《NBA时空》早期定价10元,超出其他篮球杂志3倍多


2000年起,NBA开始在北京、上海两地举办品牌联谊活动,邀请全国合作伙伴汇聚一堂共商共议,共同做大篮球市场。在活动上,NBA联盟将耐克、阿迪达斯、斯伯丁等合作品牌介绍给《NBA时空》。由此一来,杂志逐渐确立了以广告销售为主、发行销售为辅的赢利模式。


《NBA时空》首选刊登体育用品以及与运动相关的药品、保健品、饮品等;其次会接受面向青少年的产品投放,如电脑、MP3、学习机、自行车、牛奶等。杂志会根据广告主对不同城市的规划制定相应的分销策略,以达到市场推广的目的。在将广告和内容比例保持在2:8的基础上,《NBA时空》开设了装备评测栏目“运动时尚屋”,得到年轻读者尤其是在校高中生群体的正向反馈,这为日后创办中国第一本球鞋杂志《SIZE·尺码》奠定了基础。

在80、90后的青春期里,穿上NBA球星同款球鞋可以离偶像更近。在学校里能令同学羡慕,更容易交到朋友、融入群体。时下许多球鞋爱好者“报复性消费”,归根溯源到用户的早期阶段,都是在初中、高中时代埋下的种子。



根据AMI的市场调查数据,截至2003年3月,15至24岁的中国男性中有75%是NBA球迷。在当时,国内体育报刊数目已经从40余家骤减到10多家,《SIZE·尺码》把握住了球鞋这一全新的细分市场。体育大生意了解到,在孵化第一本《SIZE·尺码》的时候,团队的任务很明确,就是成为球鞋文化的传播者。借由乔丹首次访华期间举办球鞋展的契机,《SIZE·尺码》于2004年5月发行创刊号,定价20元却在3天内售罄1万册。


买家为15-25岁男性群体,以初、高中男生为主,他们从看NBA开始慢慢关注球鞋文化、潮流信息及球鞋科技。在每天统一校服的学习时光中,球鞋无疑是中学生彰显个性的方式以及精神的寄托,但因囊中羞涩,不少班级里男生轮流传阅的《SIZE·尺码》是通过4、5个球鞋爱好者凑钱合买的。


《SIZE·尺码》举办创刊发售活动


与兄弟刊物《NBA时空》不同的是,《SIZE·尺码》的广告产品起初只包含国内体育用品以及国际品牌非篮球类运动鞋等。不过随着街店和第一代球鞋玩家群体的壮大,杂志逐渐开辟了新的广告来源。


《SIZE·尺码》开设的店铺指南栏目,为全国最早的一批街店开拓了市场。街店门面小、影响力大,宣扬球鞋文化,有一批“鞋迷”拥趸,而“鞋迷”也正是《SIZE·尺码》的读者。这样的门店在杂志上做广告,效果非常好。


亚新体育


杂志招募了一批平均年龄20岁、活跃在球鞋圈的编辑,他们能在第一时间拿到最新的产品,以确保内容的专业性、独家性优势。编辑一开始只是喜欢球鞋的专家,但是成为媒体人之后要用媒体人的专业标准来要求,团队也经常会配合品牌广告的制作内容,就要求球鞋专家具备广告从业者的专业性,自身再根据市场不断进行调整。杂志还建立了以北美、欧洲为主的海外记者队伍,和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特约记者站。



SIZE还与多家国外及港台媒体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同时聚集了国内著名的资深球鞋评论家、著名收藏家。


在SIZE团队看来,球鞋不仅仅是满足年轻人运动功能上的需求,潮流的服饰搭配性的需求,还具有收藏性。球鞋具有一个完善的二级市场,价格和收藏品一样,而且具有非常强的国际化。大家买鞋一开始只是为了打球和日常穿搭,慢慢的有一些“行家”就会大量买进限量版的球鞋在二级市场出售,本身就是球鞋文化的一部分,也是能不断发展的动力。



单从杂志来说,《SIZE·尺码》已经做到了相当高的水准。这种情况下,团队开始和耐克、阿迪达斯等品牌合作印制球鞋增刊,推出了air jordan增刊、AF1增刊、air max增刊、NBA战靴、科比《曼巴传奇》增刊等。






穿过门户和移动新媒体时代,SIZE几度转型屹立不倒


当下年轻人对个性和潮流的追求是必然的,随着运动潮流概念和风格变得更普及和大众,对体育媒体平台未来发展带来深层次的影响,泛运动潮流人群在未来将是更大的蓝海。以“地表最强球鞋展”Sneaker Con为例,2019年的购票人群年龄段在18-30岁,超七成为男性用户,兴趣标签包含运动、买鞋、潮流等。2020年Sneaker Con上海站早鸟票132秒售罄,1.5万人入场,新开设了女子板块。

在《SIZE·尺码》顺利运营4年后,团队将关注主体从运动鞋过渡到休闲鞋。2008年8月,《SIZE潮流生活》创刊,这是一本介绍明星、穿搭、生活方式和潮流单品的杂志。由于《NBA时空》版权到期,团队也开始从专业运动媒体向潮流消费类媒体转型。杂志服务的读者还是年轻人,只是潮流生活把原有的年龄段拉高,也增加了更多的女性比例,广告品类得以全方位拓展。



在这个时期,纸媒愈发受制于时效性,智能媒介的多终端化、阅读方式的多样化、信息传播的交互化也使得广告主数字化迁移明显。对于杂志行业来说,一个重要的趋势是进行主动的数字存在,扩大受众并将受众“数字化”在渠道建设、营销方式和运营延伸三个层面着力,打造集合专业特质与品牌特色于一体的新型数字媒体。 


SIZE团队最首先搭建的也是摄影棚以及摄影、摄像专业人士。在2010年之后,SIZE的活动报道基本上都会有视频内容的参与。



在SIZE团队看来,2009年至今可以归结为一个“内容创作者时期”,自媒体打破了之前电视台、报纸和杂志的传播上的限制。媒体的转型就是就是媒体人的转型,有些人固守有些人离开。之所以称为媒体一定是有一定的频次和持续产出的能力,并且具有自身的专业性。


如果将平台媒体比作一座城,城里的人都在搞农耕和养殖。有一天一个比较有本事的人出了城做了猎人,外面的猎物特别的多,不仅食物充足而且十分的自由。但是越来越多的有本事的人出来做了猎人,竞争就越发的激烈,之前走的人也在考虑是不是需要再建一座城堡和组织自己的军队。这就是自媒体和平台媒体的不断转化的过程。每个媒体所处的竞争环境不同,所以采取的媒体策略也不一样。



SIZE希望打造一个符合现代媒体传播的堡垒,以匹配新的内容制作者。作为媒体平台有很好的资源,每个月会有源源不断的新产品汇集到编辑部,专业的摄影摄像团队来匹配内容输出和广告制作,资深内容和策划编辑。



疫情期间,SIZE团队改造了两间办公室专门作为视频录制的演播厅,希望可以用新的传播手段来符合新时代内容创作的需求。目前的SIZE在形态上更接近全媒体,包括杂志、网站、移动端和落地活动,在细分市场做到自己的独特性。


面对自媒体的崛起,SIZE更多的站在品牌客户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作为平台媒体和自媒体达成共生的关系。在前不久特步发布160X的活动现场,SIZE采访和拍摄了10位跑步KOL。自媒体给出的是“我怎么看”,SIZE给到读者的是“大家怎么看”的差异化。做带有策划性的专题,也为自媒体提供品质和频次上的提升。


团队也会尝试栏目化,将受众的需求极度细分,整个平台媒体由Sneaker收藏、篮球、跑步、滑板等等板块组成,编辑也在往各个领域的专家和获取更优质的资源而努力转型。


目前,《SIZE·尺码》在学生人群中依然非常畅销。在早期广告和发行盈利的基础上,现在SIZE的收益增加了品牌制作内容以及电商两个方面。其中,品牌制作内容的收益占了很大的比重,这部分还会持续的增加。


未来,团队的发展方向包括向公关公司和制作公司转型、内容创作和对创作者孵化、以及向电商方向发展等。SIZE表示,现在品牌自身就是一个媒体,对于好内容的需求和频次都是杂志时代不可想象的。所以专业的制作团队是达到目标的基础,这也是要不断提高的部分。



从2004年一路走来,SIZE历经了报纸时代、门户网站时代和移动新媒体时代的挑战,但始终屹立不倒,这对于一本杂志而言,不啻于一个奇迹,对于所有有志于转型升级的纸媒而言,都能收获一些启发。


注:本文所用图片来自网络

点击标题·阅读更多体育产业干货
CBA&咪咕体育消费券
体育播客抖音快手体育
专访懂球帝陈聪陕西全运会

-商务联系-
大生意君|微信号:tiyudashengyi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